庖厨享太牢代表什么生肖

伏羲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时代意义,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甘肃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庖厨享太牢代表什么生肖1

本报特约撰稿人 雍际春

追溯中华文明的源头,既有多如繁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作为证据,也有见于典籍史传记载和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古史传说印证。在古史传说系统中,中华文明肇启于三皇五帝时代。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相传陇上天水是伏羲、女娲的故里,他们成婚繁衍人类,推动部族不断融合和强大起来,同时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发展生产、改进生活的过程中,带领部族进行了一系列造福人类的发明创造。由此,中华先民告别了野蛮洪荒,开始迈入文明时代。

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根文化的本源。挖掘、开发、研究、宣传伏羲文化,弘扬伏羲的创造精神,为提升文化自信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伏羲和他生活的时代

史称伏羲之母为华胥氏,她在雷泽踩巨人足印有感而孕,“历十二年而生伏羲”于成纪。相传伏羲出生地成纪就是今天水市秦安县。以秦安为中心的天水地区,曾经是伏羲部族的主要活动区域,这里留存有大量伏羲女娲及其部族活动的遗迹和传说故事。天水市北三阳川的卦台山又称画卦台,相传为伏羲画卦处,至迟从唐宋以来卦台山就建有庙宇祭祀伏羲。卦台山近旁又有龙马洞、分(风)心石等与伏羲画卦和姓氏相关的遗迹。秦安县东的陇城镇现有女娲庙。民间相传女娲“生于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茔”。陇城至今还保存有娲皇、龙泉、凤尾等村名以及用 “风”姓命名的“风沟”“风茔”“风谷”“风台”等地名。在秦安县陇城镇北山汉代以前就建有女娲庙;县北的玉钟峡,还有伏羲、女娲图腾形象遗迹的“白蛇碥”等遗存。甘谷县白家湾乡的古风台,陇南市西和县的仇池山,相传也是伏羲的出生地。今天水市城西的伏羲庙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这些遗存和发现于天水一带距今8000年前的大地湾、西山坪和师赵村新时期早期文化,交相印证天水乃至甘肃地区不仅是羲里娲乡、始祖故里,而且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水伏羲庙内的见易亭

千百年来,关于伏羲、女娲的传说故事,天水民间和全国各地广泛流传,而且题材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洪水故事、开天创世、兄妹成婚、抟土造人、女娲补天等故事。这些神奇优美和曲折神秘的传说故事,为我们留下了伏羲、女娲开创文明并成为中华民族创世英雄、民族始祖和人文初祖的重要历史信息。

首先是创世英雄。1942年在长沙出土的战国中晚期楚墓的帛书甲篇有完整记载。帛书的内容大意为:在天地还未形成,世界处于混沌状态时,先有伏羲、女娲二神,结为夫妇,生子四人成为四时之神。他们懂得万物参化的法度,开辟了天地。他们跋山涉水观察山川自然,并疏通山陵,使山川与四海通气,协和阴阳,使天地星辰有序运转。当时没有时序日月,他们制定历法,让四个儿子轮流协理和代表四时。又过了一千数百年,帝俊生出日月,从此九州太平,山陵安靖。四神又造了天盖,使它旋转,用五色木的精华加固天盖。炎帝又让祝融助四神奠定三天四极,敬事九天,以求太平。帝俊又制定日月运行的规则。后来,共工又制定十天干、四时和闰月,分一天为宵、朝、昼、夕,立法更为准确。于是,百神司职、日月有序、风和雨顺的世界形成了。

世界上几大古老文明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伏羲、女娲开天地、参万物、协阴阳、定四时、通山川,使混沌无序和荒凉寂静的世界有了运行秩序和人类,无疑,伏羲、女娲就是中华民族开天辟地的创世英雄。

其次是民族始祖。相传一场大洪水后,只有伏羲、女娲幸免于难,成人后,他们成婚繁衍了人类。后世中国人结婚女子盖盖头的习俗,可能就源自女娲“结草为扇,以障其面”。《风俗通义》还留下了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者绠人也。”先祖“造人”故事虽有不同的版本和多种情景与途径,但其作为繁衍人类的实质则是一致的。

伏羲、女娲成婚繁衍人类,女娲抟土造人,还有伏羲“以俪皮为礼”作为婚姻信物,“制嫁娶,正姓氏”和“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媒,因置婚姻”的记载,还有女娲为高媒之神和生育之神的传说,共同揭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和婚姻制度的奠基者。

再次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娲除了上述事迹,史载他们及其部族有众多的发明创造,主要有画八卦、造书契、结网罟、取火种、养牺牲、作甲历、定嫁娶、创礼乐、制九针、立占筮、设九部、以龙纪官等。这些发明创造涉及物质文化的众多方面,精神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和制度文化的萌芽。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从这些发明创造中导源发祥。

伏羲画像

伏羲及其15代继承者生活的漫长时代,就是伏羲时代。这个时代,从三皇五帝序列和伏羲、女娲生活时代与发明创造,结合新石器时代考古,大致可以确定在距今6000年以前,即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华文明正奠基于伏羲时代。

伏羲及其部族的文化贡献

伏羲作为中华人文始祖,他和他的部族在文明初创中做出了多方面奠基性的文化贡献。如始画八卦是对世界阴阳二分和变异规律的发现与概括,并抽象为符号加以表示的体现;造书契就是文字的初创,标志着结绳记事时代的终结和文字书写时代的来临;制嫁娶、置婚姻和定姓氏,当是对对偶婚制的确定和规范,是婚姻制度的巨大变革和社会的进步;取火种掌握用火,结网罟捕猎和打鱼,取牺牲以供庖厨,教民熟食,制九针治病疗疾等,既提升、扩展了生产领域与生存能力,也大大改善了先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标志着中华先民告别了野处穴居、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作甲历、制礼作乐和立占筮规范了生产生活、人际关系和社会运行,丰富了情感表达和审美能力,并具有了趋利避害的预测能力;设九部、置六佐、以龙纪官则是画野分疆、分部管理民众和设立官职的萌芽,也是进入酋邦文明的反映。

伏羲的一大文化贡献是始画八卦。八卦将变幻无穷的大千世界变化规律概括为最基本的两种物质——天、地的对立与阴阳关系,由此推衍组合出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八种符号。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作用又互相影响,变化无穷。于是,八卦符号成为中华先民穷究天地,解释宇宙万物变化和认识、指导社会生活的万能钥匙。相传周文王据八卦而推演成周易,将八卦两两相叠,就形成六十四卦。实际上《周易》是后人在八卦基础上,经巫史们对大量筮辞的筛选、整理、编排和加工而形成的。并经孔子重新整理,后被儒家列为经书,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正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八卦而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这不仅是一种由简到繁,由粗而细的符号演绎,它反映了古人思维能力的极大进步,对自然认识的空前深化和视野的扩展。所以,八卦与《周易》既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活水源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

史称伏羲、女娲人首蛇身,这说明伏羲部族最初以蛇为图腾。随着迁徙和部族间的大交融,伏羲氏将渐次征服和结盟的各部落图腾也部分地融入蛇图腾之中,从而形成了以蛇身为基础,附加牛耳马齿、鹿角虾须、鱼鳞蛇身、狮鼻虎爪的多图腾组合的龙图腾。龙图腾由生物性的蛇复合、混血成为虚拟生物的龙,正是伏羲部族征服融合各部族走向文明强大在上古图腾崇拜上的典型体现。这种图腾崇拜习俗和文化心理世代传承,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龙有着不可替代的牢固地位并代代相传。于是,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龙已升华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情感纽带和精神象征。

龙不仅是中华先民共同认可的族徽,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到社会和民间而弥久不衰。历代改朝换代,君主即位便是“真龙天子”,他们穿龙袍,坐龙椅,以龙子龙孙自居;朝堂宫殿无处不有龙。“龙”成为王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象征。宫殿、庙宇和重要建筑,其雕刻、绘画、装饰、碑刻等大多以龙为图形。在辽阔的神州大地,龙山、龙岗、龙阳,龙渊、龙池、龙洲、龙城、龙泉等以龙命名的山川城池不计其数;龙堂、龙壁、龙祠、龙亭、龙门、龙楼,龙邸、龙塔等以龙相称的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民间社会与龙有关的项目如龙舟、龙灯、龙笛、龙香、龙骨车、龙尾砚、龙吟曲、龙爪书等更是不胜枚举;12生肖中有龙,龙字更为老百姓取名常用字。在社会民俗中龙既是吉祥喜庆的民俗标志,又是龙颜大怒发洪水、地震、雷电、降罪众生的兆应。可见龙文化深深积淀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多层面。

伏羲故事 连环画

随着伏羲部族的强大和迁徙,他们东进中原,建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其子孙遍布黄河流域及其南北地区。正如闻一多所说,伏羲部族从黄河上游迁入中原后,古代的“诸夏”及其同姓的若干夷狄都是龙族团即伏羲的后裔,如五帝时代的黄帝、颛顼、祝融等众多首领,北方的匈奴,南方的荆楚吴越各蛮族。今天的蒙、满、苗、瑶、彝、藏、壮、布依、佤、黎、水、畲等各族等,都奉伏羲、女娲为始祖。可见在上古民族萌芽之时,伏羲就被大部分族群所认同,因而伏羲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崇拜的始祖。

伏羲文化与中华人文精神

伏羲事迹与传说起自先秦,秦汉时被纳入中国古史体系,至唐代时三皇之首的地位被固定下来。自先秦以来,由于其独特的地位和非凡的贡献,伏羲乃至女娲成为中华民族历代口耳相传又见诸典籍史乘并加以推崇、歌颂、祭奠、信仰、寻根的对象。于是,历代贤哲学人乃至统治阶层,遂以伏羲、女娲事迹及其文化创造活动为基础,复经演绎加工和增益扩展,加之民间传说的推衍流传,民间信仰崇拜与风俗习尚的浸润习染,逐渐形成了源远流长、内容博大、内涵深奥丰富而蔚为大观的伏羲文化。其所蕴含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基因,成为催生和滋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源泉。概括起来,由伏羲及其文化所奠基的人文精神,最基本的有五个方面。

一是穷究天地的探索精神。我们从伏羲女娲开天辟地的创世传说和一系列发明创造中,看到的是他们上究天文,下探地理,中开人伦,带领先民告别洪荒的生动画面。《周易·系辞下传》记载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正是凭借这种无所畏惧、穷究天地的探索精神,中华先民才开始迈向了文明时代。

二是大无畏的创造精神。伏羲及其部族众多的发明和创造,都是他们在辟榛斩莽和开创生活的实践中,历经千难万险而首创的智慧结晶。这些发明创造一旦出现,就成为先民们认识、探索和征服自然,改善生存、提升生活质量、条理社会,开创文明的凭借和保障,也是他们富有大无畏创造精神的体现。

三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伏羲时代正是人类从蒙昧时代迈向文明门槛之时,伏羲及其部族面对神奇莫测的天地万物、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和纷争不断的族群部落带来的各种挑战,主动应对,积极探索,自强不息,开物成务。在应对天地自然和部族社会层出不穷的各种挑战与问题中,愈挫愈奋,百折不挠,锤炼出他们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和精神品格,支撑他们在部族林立、群雄并峙中脱颖而出。

四是刚柔相济的变通精神。伏羲发明的八卦,既是一种符号或图形,也是一种数字或信息编码,它是以抽象符号反映客观事物的一种思维表达方法。八卦及其易学体系闪耀着阴阳变异、辩证思维、逻辑演绎和中和包容的智慧光芒,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进程。这种刚柔相济的变通精神,千百年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对中华民族心灵成长、精神塑造、性格养成、价值观念、思维模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天水卦台山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五是包容求同的和合精神。伏羲、女娲人首蛇身,是龙图腾和龙文化的奠基者。龙图腾正是伏羲部族征服融合各部族走向文明强大,征服其他部族过程中,对征服部族及其文化习俗的一种包容、吸纳、相互认同在上古图腾崇拜上的典型体现。透过龙图腾的表象,体现伏羲部族求同存异、美美与共、和合大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塑造,这种精神力量既是伏羲部族不断走向强大的有力支撑,也是根植于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百折不挠奋进崛起的力量源泉。

伏羲文化的历史影响和时代意义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中,伏羲、女娲不仅是创世英雄和民族始祖,而且是中华文化的奠基者。所以,伏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与源头,其文化基因渗透于中华文化的众多层面和领域,中国原典文化的形成,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色和基调,中华民族从多元融合到凝聚一体,无不肇启于始祖伏羲。因此,伏羲及其伏羲时代,是中华民族童年历史和族群文化的最初记忆,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源头和依据。

民族精神根植于一个民族的文明与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文明化过程中所积淀的文明精华和一直传承遵循的基本观念、信念、原则和精神归宿;是优秀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意志品性和文化传统的凝结,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品格。伏羲及其部族所开创的人文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并成为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绵延壮大,历经磨难与考验而不断复兴并充满生命活力的基因密码和力量之源。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互鉴与交融,又是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而升华创新的精华。文化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导和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我们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觉。在我们面向未来、走向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中,由伏羲所开创和奠基的中华古老文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无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开创美好未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和精神源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继承发掘和弘扬光大。

庖厨享太牢代表什么生肖2

生来惯向暗中游,伎俩无非啮与偷。

且任路人齐喊打,潜身我已上高楼。

垅上筋疲鞭更凶,声声悲唤向苍穹。善遭恶报天难管,免进庖厨除却疯。

一声长啸起狂飙, 百兽闻风魄尽消。唯有青山依旧立,笑看霸业等鸿毛。

上有饥鹰下有狼,聊营三窟暂身藏。以强食弱谁家理,难问林中虎大王。

旱涝操持掌大权,人间烟火祀千年。而今四海皆无庙,依旧香飘稻麦田。

天生冷血性阴森,量小还萌吞象心。秘诀人人知七寸,路边时见一尸陈。

惬意郊原草上飞, 何劳伯乐远方来?纵然图列昭陵骏, 胯下生涯究可哀。

衣皮食肉已寻常, 饱暖之余夸驯良。关爱勤将牢栅补, 屠门好戏待开场。

惯充丑角爱爬竿, 哄笑声中不赧颜。暮四朝三争小利, 来生依旧作人难。

稻谷堆边去复回,天生双翅欲何为?五更犹自惊人梦,空唱青云咏志诗。

长记豪门助虐时, 纵然落水打何疑!一朝门下来摇尾, 也爱奴颜旦夕陪。 猪

钢牙铁鬣走山林,虎豹相逢让几分。不肖儿孙偏恋圈,一生福祸尽由人。

庖厨享太牢代表什么生肖3

“鼠咬天开”是我国创世神话之一。传说天地之初,浑沌未开,一只勇敢的老鼠把天咬开了一个洞,太阳的光芒得以照入大地,阴阳从此两分。2020年是农历庚子鼠年,本人不揣浅陋,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物中,选出一些文物中的“鼠辈”,以飨读者,聊表新春贺喜之意。

说到鼠,人们就想起小眼尖嘴,细长尾巴,贪婪狡猾的小型啮齿动物。鼠家族是地球上种群最庞大的生物之一,全世界鼠类动物有1700余种。鼠生存能力强,除南极之外,遍布全球,已在地球上生活了四五千万年之久。鼠繁殖力强,食性广,毁坏农作物,并传播鼠疫、鼠咬热、痢疾等30多种疾病。人类对鼠深恶痛绝,穷尽各种办法灭鼠。因而,在古代文物中,表现鼠形象的文物要比表现其他动物如龙、凤、虎、马、兔、猪、羊等文物的数量要少得多。即使如此,鼠的形象在陶器、画像石、墓志、铜器、壁画以及书画上都有所呈现。尤其是生肖文化兴起之后,鼠作为十二生肖之一,常常出现在各类文物之中。

图1 商 陶鼠首 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

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鼠的艺术形象为陶塑鼠,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中。陶鼠(图1)捏塑成型,头为三角形,双耳竖立,长嘴尖尖,阴线刻出鼠须。此陶鼠作为器物把端的装饰,形象相当逼真。

图2 汉 山东沂南北寨画像石线图(局部)

汉画像石作为丧葬文化的一部分,表现题材非常丰富,但画像石中绘有鼠的作品却极为罕见,目前唯一可见,画像石中的鼠是以庖厨宴饮中偷食者的形象而出现的。山东沂南北寨汉墓后室靠南壁的承过梁的隔墙的东面绘有一个双层几案,案上摆放着食物,一只小老鼠在角落里偷偷窥视,迎面一只匍匐立耳伸爪向前的犬正欲捕之(图2)。犬与鼠的形象皆栩栩如生,传神至极。

图3 唐 尉迟敬德墓志侧面拓片

墓志上的鼠肖像是作为十二生肖之首而出现的。尉迟敬德为妇孺皆知的初唐名将,在李唐建国统一战争、玄武门政变中皆立下赫赫战功,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与器重。尉迟敬德墓志现藏于昭陵博物馆,墓志由盖、底两部分组成,墓志边长120、厚20厘米。志文正书,共2218字。四侧浅浮雕十二生肖,每侧镌刻三只动物,前侧面正中刻鼠(图3),向左顺时针依次为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造型逼真,写实生动,十二生肖间饰有流云纹,刻工精湛。

十二生肖概念出现的较早,战国秦简牍中就有较为完整的有关十二生肖的文字记载。北朝时期,十二种生肖动物形象已经成形并成熟,民间始用各种类型的十二生肖陶俑随葬,以压胜辟邪。据目前考古资料,随葬生肖俑的墓葬,年代最早的是山东临淄北齐崔氏墓,墓中出土写实性生肖动物俑,有虎、牛、羊、鼠、蛇等,生肖俑带龛台,均无彩、捏制。

唐代生肖俑被纳入了丧葬制度,并渐成体系。出现了写实动物生肖俑、兽首人身生肖俑和头顶或怀抱生肖的文官人物俑。隋唐五代时期,是生肖俑随葬最盛行的时期,十二生肖题材在俑、墓志、铜镜等文物上大量流行,此外,墓葬壁画、漆器、金银器上也有少量的十二生肖纹饰。

图4 唐 陶鼠俑 广州动物园唐代砖石墓M1 出土

唐代生肖俑一般以陶塑、瓷塑为主,少量的铁铸而成。2012年,广州市动物园初唐砖石墓出土8件陶生肖俑,黄灰胎,烧制火候较高。有鼠俑、牛俑、龙俑、马俑、羊俑、猴俑、鸡俑和狗俑,人身。均着团领袍服,窄袖,腰间束带,袍服有明显褶皱。兽俑五官制作精细,面部表情逼真。双手交叉,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左手其余四指紧贴于胸前,行叉手礼。头与身分别烧好后再黏合在一起。各俑服饰和姿势略有不同。鼠俑,盘腿而坐,上身直。高19.2厘米(图4)。8件生肖俑中,只有鼠俑头戴两角形幞头,不知是否是鼠为十二生肖之首的缘故。

图5 唐 鼠俑 湖南岳阳桃花山唐墓出土

湖南岳阳桃花山唐墓出土瓷生肖俑8件,保存完整者有鼠(图5)、牛、虎、马、鸡、狗,均为禽兽首人身,身穿袍服,拱手跽坐。高18~21厘米。铁质生肖鼠俑见于河南偃师杏园唐李景由墓,一套12件,兽面人身,俑的头部分别铸成鼠、牛、虎、兔等十二生肖动物形象,身着宽袖袍,拱手而立,下着如意头靴,脚下无托板。M2603:30,子鼠。圆眼,尖嘴,小耳,形象逼真,高26厘米。

图6 五代 生肖鼠俑

生肖木俑在唐末五代墓葬中较为多见,动物形象雕刻较为简单,大多模糊不清。扬州杨吴李娀墓出土生肖木俑11件,生肖俑置于壁龛内,木俑原固定在方形木座上,俑身有白色腻子状物,上敷涂有彩绘痕迹。生肖俑扁片状,厚约2.4厘米,皆头戴幞头,足蹬云头履,着V领长袍,怀中抱一动物。M18:4(图6),高35.2、宽7.2厘米,怀中动物,头部尖窄,吻部突出,一条细长的尾巴,应为生肖鼠无疑。

图7 清 圆明园海晏堂鼠首

最著名的十二生肖像为圆明园海晏堂的十二辰,兽首人身,均着宽袍,姿态各异,端坐于高台之上。八国联军洗劫之后,十二兽首流失海外。所幸,历经波折之后,2013年,法国皮诺家族把铜鼠首(图7)和铜兔首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

古代铜镜也是我国传统生肖文化的常见载体之一。汉代规矩博局镜常铸有十二地支铭文,虽十二辰位齐全,但并非十二生肖图。真正意义上的生肖铜镜出现于隋,盛行于唐,延续至宋辽,直至明代。生肖铜镜依据主体纹样的不同,主要可分为四神瑞兽生肖纹铜镜、飞仙生肖纹铜镜和八卦生肖纹铜镜共三大类。

图8 唐 四神十二生肖镜

河南偃师杜楼砖厂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崔大义夫妇合葬墓中出土一枚四神十二生肖镜(图8)。出土时已断为三块。圆形,圆钮,四叶钮座。弦纹带将镜背分为三区,内区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环钮排列,流云纹及花草纹补间。外区由变形四叶纹分为12个格,每格内分置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各一,其形态逼真,云纹补其间。中区为40字铭文,直径25厘米。

图9 唐 十二生肖飞仙镜

十二生肖飞仙镜(图9),圆形,龟钮,方钮座,直径17.7厘米。钮外环列三重方格,由内向外将镜背分为四区。一区为钮座,格内有水波纹,四角有花枝和山纹。二区格内八桃形纹与祥云纹相间。桃形纹内各有一字铭文,合读为“物为真澄,质朗神澂”。三区环列十二生肖。四区置乘云驾鹤飞仙,其中有两飞仙手捧金乌(日),桂树(月)。窄平素缘,应与道教有关,极为罕见。

文章来源:《收藏家》202001期《鼠咬天开——庚子年谈文物中的“鼠辈”》

作者:刘芳芳 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