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代表什么生肖

《今日聚焦》——五月初五 粽香人安康,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端阳代表什么生肖1

来源:甘肃广电-丝路明珠网

五月五,过端午。端午节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传承、至今不辍。这一天,甘肃省各地有哪些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呢?

一捧粽叶,半盏雄黄,仲夏六月,我们向您道声端午安康。今天(6月14日)是端午佳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从战国时代开始,端午节至今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在这一天,甘肃省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戴荷包、编花绳、挂艾叶、吃美食……这些有趣的民间习俗里,蕴含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寄托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景。

五月五,庆端阳。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点雄黄。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端午节佩戴香包,不仅有辟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其中庆阳香包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精湛娴熟的刺绣工艺、清新典雅的天然香料闻名于海内外。端午节前后,庆阳市大街小巷各式各样造型迥异的香包琳琅满目,尽显浓郁的节日氛围。

上午九点,在宁县街头,整齐排开的摊位上摆满了荷花、绣球、粽子和十二生肖等样式各异的香包,不仅造型精美,还散发着淡淡艾香。每年端午节前后都是张旺娥最忙的一段时间,为迎接端午,她从五月份就开始做准备,除了做色彩鲜艳、工艺精湛的各式香包外,还亲手编制手绳。从上午八点到晚上八点,张旺娥一直守着自己的香包摊。

佩戴香包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庆阳香包又称“绌绌”,是一种立体造型和平面刺绣兼容的手工制品。按照剪纸的图样,人们在丝绸布料上用彩色丝线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缝制成不同的造型,内芯填充上丝棉、雄黄、朱砂、艾叶,就做成一种小巧玲珑、精致漂亮的刺绣品。这种精巧的手工艺品,不仅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祝愿。在香包摊位上,各种各样的香包琳琅满目,手工制作而成的传统生肖和各种动物造型的香包,更受顾客喜爱。

如今,庆阳香包不仅是民俗文化产品,更成了许多农家妇女增收致富的产业。在宁县湘乐镇任劳村的惠湘灵韵民俗香包制作车间,罗慧琴每天干完农活,安顿好家务后,都会和村里的姐妹们一起来到车间,缝制香包。

端午节前,是宁县惠湘灵韵民俗香包制作车间最为繁忙的时候,每天,这里有大量的订单需要赶制,也有很多远道而来的订货商前来选货、订货,稳定的客户和源源不断的订单也带动了企业的发展,也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庆阳市深度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香包、刺绣等民俗文化产业,并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走出了一条“小香包大产业”的发展路子,全市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10万多名妇女实现富民增收。截至目前,庆阳市各类民俗文化企业达到228家,注册“国家证明商标”、“国家地理商标”、“甘肃省著名商标”共计20个。在阿联酋、白俄罗斯及国内一线城市设立营销窗口48个,民俗文化产品达20多个大类5000多品种,年生产香包产品900多万件,远销到全国56个大中城市及日本、欧盟、东南亚、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又是一年端午节,酒泉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欢度端午佳节,弘扬传统文化。玉门市新市区街道北街社区联合辖区单位开展“情暖端午进消防 党群融合一家亲”主题党日活动。社区居民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志愿者和消防指战员们聚在一起包粽子。一片片清香的粽叶、一粒粒晶莹的糯米,在大家灵巧的手中,变成成美味饱满的粽子,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玉门市社会福利中心为院内14位高龄老人集体庆生。生日会上,大家唱生日歌、吹蜡烛、切蛋糕,老人们笑容满面,乐得合不拢嘴,现场洋溢着浓浓的爱与温情。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传统民俗之一,在张掖市高台县第一幼儿园,端午节前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旱地龙舟赛,寓教于乐中,引导幼儿了解民间习俗,感受传统文化。为准备这场比赛,老师和孩子们利用废旧材料精心制作了形象可爱的端午“龙舟”。赛前,老师们在每个班级随机挑选队员,每个龙舟由3到4个孩子协作“驾驶”,孩子们头戴端午节吉祥物五彩绳做好了充足准备。随着哨声、鼓声响起,一条条由小朋友滑行的“龙舟”铆足了劲冲向赛道终点,赛道上大家齐心协力,赛场外啦啦队呐喊助威,欢笑声、呐喊声响彻校园。

课堂上,老师们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解配合图片、视频,使孩子们初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在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除了吃粽子、挂荷包这些习俗外,吃一碗酸酸辣辣、口感劲道的新阳凉粉也是当地的端午必备。新阳镇凉粉多半是以荞麦为原料,在一锅开水中通过搅拌这种最原始、最简单的方法一点一点地将荞麦由粉状变为一坨坨凉粉,当然凉粉的制作过程中,火候最为重要。家住新阳镇温集村的温吉祥、胡春玲两口子早早便开始了凉粉的制作,这些凉粉制成后在端午当天很快便销售一空。

吃凉粉最讲究的当然是调料,秘制油泼辣子加上精盐、蒜泥、芥末、香醋等搅拌均匀,一碗清爽醇香的凉粉就可以入口了。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我们挂艾草、驱蚊虫,浓缩了趋吉避害的生活智慧;这一天,五色新丝缠角粽,草药香囊佩身上。我省各地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承着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也展示出甘肃独特的文化魅力,更能看到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来源:甘肃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

编辑:杨 晨

责编:许玲芳

主编:史 昆

本文来自【甘肃广电-丝路明珠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端阳代表什么生肖2

浓情仲夏,美好端阳。6月7日,40多位孩子和他们的家长走进渭南市博物馆,了解端午传统习俗,动手制作端午礼品,以别样的方式度过端午佳节。

上午9:10,渭南市博物馆报告厅里,2019年渭南市博物馆“美好端阳”活动正式开始。在宣教老师的讲述和视频中,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相关习俗。

在端午诵读环节,孩子们在渭南广播电视台资深主持人、渭南市诵读协会会长惠卫东的带领下,集体诵读屈原的《九歌·国殇》,了解屈原的文学风格,体会诗中的爱国情怀。

随后,孩子们又走进渭南市博物馆“粉壁丹青—唐代壁画精品摹本及相关文物展”厅,寻找壁画中与端午有关的香囊、团扇、马球等内容,感受端午传统习俗及其历史变迁。

来自白水的三位民间艺人现场制作传统香包,同时展示了十二生肖、鸡心等数十种香包,吸引了家长们穿针引线,动手学习。

在渭南市博物馆文创区,孩子们还欣赏了香囊、团扇等文创产品。

体验环节,孩子们用模具制作绿豆糕,并更换多种图案,为父母和伙伴精心制作绿豆糕礼物。

了解了“端午赠扇”习俗后,孩子们体验为团扇涂色,感受这一差点被遗忘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

之后,孩子们用五彩丝线缠制粽子香包,许多家长也参与其中,亲子互动。

领取了艾草后,孩子们合影留念。

端阳代表什么生肖3

新京报讯(记者马瑾倩)8月29日,记者从故宫博物院获悉,“众生百态——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三期)”将于明日展出,特展将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书画馆内进行,至10月30日结束。

本次展览是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三期,选取故宫博物院所藏历代人物风俗画共96件,予以展示。中国古代人物画中既有表现“庙堂仪范”的含淳咏德,“林下风雅”的高蹈优游,更不乏描绘黎民大众日常艰辛劳作、节庆欢愉的风俗画。绘画佳作中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皆呈现出生动鲜活、精彩纷呈的众生形象以及古代生活场景。

配合“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三期的展出,故宫出版社出版《众生百态》随展图录,按照展览内容编排入集作品,全面展现展览风貌。《众生百态》收录画作105件,包括五代《卓歇图》卷、北宋《纺车图》卷、南宋《豳风图》卷、南宋夏圭《雪溪放牧图》页、南宋李嵩《货郎图》卷、宋人《百子嬉春图》页、南宋刘履中《田畯醉归图》卷、元人《龙舟夺标图》卷、南宋《春游晚归图》页、明代周臣《夏畦时泽图》页、明代张灵《渔乐图》轴、明代李士达《岁朝村庆图》轴、清代徐扬《端阳故事图》册等精彩画作。图录还收录有故宫专家论文《画图难足——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人物风俗画》,既适合作为普及读本阅读欣赏,又为专业人士研究学习提供了参考资料。

据悉,该展于2022年8月30日至10月30日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本展览凭故宫门票免费参观,但须预约。观众可通过“故宫博物院”微信小程序实名预约故宫门票和展览,入院参观需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核验健康码、测体温、刷购票时所用身份证件。

链接:重点展品推介

1、五代 胡瓌(传) 《卓歇图》卷

绢本 设色

卓歇指少数民族车帐停留休息,此图绘旅途中少数民族部落卓歇之景。部落首领坐毡上宴饮,军士、仆人倚马、席地休憩,毡前有歌舞助兴。部落上层多戴巾帻,亦有左衽高冠者,普通民众多髡发,衣服皆为圆领,紧衣窄袖,束带长靴,是辽代契丹部落服饰与汉服饰相融合的典型样式。此图技法精湛,气格高古,是宋元时期表现北方民族生活的代表作。

此图传为五代契丹画家胡瓌所画,胡瓌(生卒不详),居范阳(今属河北)。胡瓌与其子胡虔俱善画番部人骑,《宣和画谱》著录胡瓌作品65件,均已佚。此作经清初高士奇《江村销夏录》著录,后收入清高宗内府。

2、宋人 《纺车图》卷

绢本 设色

纺车是利用人力将丝、麻等物抽丝延长的工具,在我国已有久远历史。此绘村妇纺线场景。前人论此画学五代南唐画家周文矩“战笔描”,线条瘦劲,多折笔,设色淡雅,童稚披发戏蟾,具有吉祥寓意。纺车生产以家庭为单位,后逐渐演变成具有美好寓意的“丝纶图”范式。曾经南宋贾似道、元赵孟頫等人递藏。幅后有清刘绎、陆心源及现代张大千题跋。

此图虽非北宋王居正真迹,实为元人手笔,却是反映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生活状态的艺术佳作,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3、南宋 马和之(传) 《豳风图》卷

绢本 设色

南宋高宗赵构喜爱马和之画作,每录《诗经》一首,则命马和之配图。此幅为摹本。本次展览仅展出画卷中与风俗相关密切的《七月》部分。《豳风·七月》是描绘西周早期农事活动的诗歌,此图选取诗歌部分场景,绘制于一幅,将不同场景巧妙布置,以树石作为分隔。人物衣纹飘逸婉转,下笔及收笔较细,中间转环处较粗,笔法俊逸潇洒,富于变化。其屋宇则不求细致,树石则用粗笔勾勒外形,树叶多用双勾,略加渲染,不求形似。以《七月》为题材的画作,画家不但采用其中所表现的农人生活,更重要的是对古代淳朴民风、太平治世的憧憬。

马和之(生卒不详),浙江杭州人。官工部侍郎。善画山水、人物。人物师法吴道子,颇得古韵,又自出新意创“兰叶描”,对后世人物画影响很大。

4、南宋 夏圭 《雪溪放牧图》页

绢本 设色

此页选自《宋元集册》第二册第四开,图绘农人雪中放牧之景,以绢色为雪地,淡色渲染天空与溪流,陂石涯岸边几株老树,农人及牛虽用细笔简单勾出,但已具步履艰难之状。

夏圭(生卒不详),一作珪,字禹玉,浙江杭州人。南宋宁宗(1195—1224)时为画院待诏,赐金带,与马远齐名,世称“马夏”。师北宋至南宋间的李唐而有所变,善用墨法,笔画苍古,墨气淋漓。雪景学北宋范宽。构图常取画面下幅,被称为“夏半边”,南宋画院自李唐而下无出其右者。

5、南宋 李嵩 《货郎图》卷

绢本 设色

货郎是在农村、城市沿街叫卖日用杂货、食品等流动商贩,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北宋时出现的《货郎图》即描绘这一经济活动。此作绘货郎进村时母亲带着欢呼雀跃的孩子前来购物的场景,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货架上的字幅可知,货郎还身兼风水先生、代写文书、代诵仙经等事。画家以细笔勾勒轮廓,并施淡彩,儿童神态天真,欢乐而急迫的心情跃然纸上,货架上品物繁多,但一笔不乱,体现画家精湛的技艺。

作者款署“嘉定辛未李从顺男嵩画”,即此图作于1211年。本幅有清高宗乾隆皇帝御题诗:“肩挑重担那辞疲,夺攘儿童劳护持。莫笑货郎痴已甚,世人谁不似其痴。癸巳仲春下浣御题。”钤“石渠宝笈”“御书房鉴藏宝”等内府鉴藏印。

李嵩(1166—1243),浙江杭州人。画院画家李从训的养子,南宋时为画院待诏。善画民间风俗、人物、道释,尤精界画。

6、宋人 《百子嬉春图》页

绢本 设色

婴戏图以孩童玩耍为主题,重在表现其天真烂漫,是古代风俗画的重要内容。画作多传达出轻松、喜庆的气息,画面生动,形态有趣,并可结合生肖图、吉祥器物等形象,寓意多子多福,子嗣绵延,给人以美好的期望。

此图选自《四朝选藻·亨册》第四开,旧题“苏汉臣百子嬉春”,实为宋人冒名苏汉臣而作。图绘众多幼童嬉戏场景,有模仿成人鉴古、手谈、礼佛活动,亦有攀条、放风筝、傀儡戏等娱乐活动,画面生动,细节丰富,设色艳丽,孩童比例协调,气氛祥和。

对幅清高宗乾隆皇帝御题:“春苑风和霭戏场,狰狞头角总圭璋。问他粉本从何得,应在《鲁论》第五章”。钤“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等印。

7、元人 《龙舟夺标图》卷

绢本 墨笔

相传龙舟竞渡与屈原有关,或源自吴越等地的古老风俗,是古代非常盛行的水嬉活动。金明池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开凿于后周,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曾大规模修缮,是北宋的皇家池苑。皇帝常在此教演水军、举行龙舟夺标、宴饮等活动。每年农历三月一日至四月八日,开放金明池与琼林苑,允许游人自由出入。

此图绘北宋宫廷在金明池举行龙舟夺标的场景,是宋元时期水嬉的缩影。北宋宫廷一般于三月举行龙舟水嬉活动,《东京梦华录》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述。图中界画精整,纯用白描,表现出宫殿苑囿及龙舟的瑰丽巍峨,此外尚有水秋千等游戏,池中有小龙船、飞鱼船、鳅鱼船等,蔚为大观。图中人物虽小,但为数众多,形态动作多样,或竞渡、或水嬉杂耍、或演乐、或侍立,细节丰富,足资考证。

8、明 周臣 《夏畦时泽图》页

绢本 设色

此选自《四朝选藻·贞册》第八开,表现夏季大雨骤降、农夫仓皇回家的场景。图中人物线条简练,但情态生动,陂岸坡石用“斧劈皴”,用笔劲健,畦田树叶画法细致,布景空蒙,令观者如置身烟雨之中。画幅左下有作者款题“东村周臣”,钤“周臣印”白文印。

对幅清高宗乾隆皇帝御题:“夏畦五日晴斯旱,时泽东村景入观。防漏相于乘屋急,罢登且喜置车看。润秧漠漠浓含陇,野树濛濛远接滩。尚有怨咨未安者,为君周诰早知难”。

周臣(生卒不详),字舜卿,号东村,江苏苏州人。擅人物、山水,是活跃于明正德(1506—1521)及嘉靖(1522—1566)前期的职业画家。其笔墨以南宋李唐、马远为宗,又兼师以明代戴进,山水峡深岚厚,人物古面奇妆,有苍苍之色,唯嫌缺少萧散远淡之趣。“吴门四家”中唐寅、仇英皆出其门。

9、明 张灵 《渔乐图》轴

纸本 墨笔

图绘渔夫夏景闲时饮酒场景,舟泊水涯,柳叶轻飏,渔夫聚饮为乐,生活意趣盎然。人物衣纹简放,眉目清晰传神,山石用“斧劈皴”,笔墨苍润遒劲,竹枝草叶以疾笔速写,兼具“浙派”风格,颇见画家狂放的气质。

作者自题:“渔水心情澹澹,鸥波身世悠悠。得鱼换酒同醉,明月芦花满舟。梦晋张灵画并题”。钤“张灵之印”“梦晋”两印。此图经清内府收藏,有“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御书房鉴藏宝”等印。

张灵(活动于十五世纪下半叶至十六世纪初),字梦晋,江苏苏州人。张氏为吴中名士,家贫,早年功名不就,落拓不羁,嗜酒狂放,曾醉后做诗百首,顷刻而就。师从祝允明,与唐寅为邻,亦相友善,曾与唐寅在雪中扮做乞丐唱“莲花落”,所得钱沽酒而饮。张灵善竹石、花鸟,画人物冠服古拙,清真雅致,无卑庸之气,山水亦不俗。

文中图片均由故宫博物院提供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