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代表十二什么生肖

猜12生肖的动物名称:龙,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家园365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蟾代表十二什么生肖1

古人取12只动物,来命名12个生肖属人,是一件十分风雅之事,并与各朝诗人的古今诗词相映成趣。

12生肖当中,形容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动物名称可能是:龙。

诗词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

《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后,蟾蜍亏复圆。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各句诗句象征着龙的喻意有:

闽国扬帆后,蟾蜍亏复圆。意思是:

越地有闽龙,七部舞图腾,

蟾蜍月中居,盈亏属龙孙。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意思是:

龙显风水起,龙隐长安西,

云雨归来处,振雷响龙锤。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意思是:

神人聚天宫,祥瑞绕梁柱,

仙女舞殿前,龙影在云端。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意思是:

消息人未返,兰桡去逐海,

愿身生双翼,如龙腾云去。

蟾代表十二什么生肖2

◆作者:王飞

“铜鼓舞”,以敲铜鼓作伴奏而得名。广南壮族、彝族铜鼓舞原始古朴,舞蹈语汇丰富,舞蹈动律独特,简单的动作包括无穷的变化、深刻的寓意。今天,今日君就为你解读铜鼓舞中的文化密码。

丨铜鼓舞

铜鼓的历史渊源

要研究铜鼓舞,首先就要研究铜鼓。大约距今5万年前,就有人类在广南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县域内有旧、新石器文化遗址数十处,出土了漆木器、青铜器等精美珍贵的文物,并留有反映古城历史变迁、错落有致的庙、寺、宫、观、阁等文化古迹,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街区和民居建筑群,显示了广南的古老与文明。

铜鼓属青铜器范畴,其物质文化基础是青铜器文化。从广南小尖山古墓群出土的大量铜器来看,古代广南铜矿资源比较丰富,早在战国时代,铸铜技术就比较成熟,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古代广南铜鼓文化乃至整个青铜文化的问世与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所以广南出土和传承铜鼓较多。广南少数民族自古就有使用铜鼓的习俗,历史文献也多有记载,至今铜鼓仍流传在壮族、彝族中。目前已出土和经调查注册登记的铜鼓中,早、中、晚期类型皆有。

广南铜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一是别具文化特色、历史悠久。既有最早的万家坝型出土铜鼓,又有冷水冲型、遵义型和大量的麻江型传世铜鼓。二是广南县铜鼓的数量多、分布广,县境东西南北都有分布。其纹饰精美,无论是堪称铜鼓精品的竞渡鼓,还是民间传世的青蛙、蟾蜍、十二生肖纹饰鼓,都是同类型铜鼓中的佼佼者。三是广南铜鼓不仅仅是作摆设的文物陈列品,更是中国铜鼓文化的活化石。

丨云南民族博物馆内展示的云南铜鼓

其中,广南阿章鼓纹饰精美,有剽牛和羽人竞渡船图。船大而长,首尾夸张性高翘,典型的水滨民族的产物,故阿章鼓又称“竞渡鼓”。此鼓由于炉铸精工、造型端庄、纹饰华美、文化内涵深邃,是句町铜鼓中铸工和纹饰最为精美的,被称为云南铜鼓之冠(现珍藏在云南省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属镇馆之宝),历来被研究铜鼓者所重视。

壮族铜鼓舞

铜鼓舞壮语称为“拢尼、拢尼冬、拢咛咚、拢英法”等,“拢”是舞、耍、跳之意,“拢咛咚”即跳铜鼓舞。

铜鼓舞属典型的群体舞蹈。人数不限,舞者围成圆圈,铜鼓置于舞场中心,众人围鼓列为圆圈踏着鼓声节奏沿逆时针方向行进舞蹈,一般(人最少)围成两层,男在里层、女在外围,人多时多至9层。

舞者一般男女各半,男士舞服腰间还佩有银饰和绣工精美的条状飘带。铜鼓舞动作简单、整齐、节奏感极强。动作多以手的变化为主,交叉、甩手、抬手;脚步大部分以提、跳步为主。

壮族铜鼓的伴奏(铜鼓的敲击)形式大同小异,多为两人配合奏一鼓,双鼓者(有配对鼓的村)公母同时演奏。奏法为:将铜鼓横悬离地面,一人左手持竹条敲击鼓腰,右手持藤制鼓槌敲击鼓面中心部位,右手敲一槌、左手击一下或两下。一人双手持革桶,击鼓者每敲鼓面一槌后持革桶者(于后半拍)将革桶迅速推向鼓腔后向外拉出。如此来回推拉,一分一合,用革桶的回音撞击铜鼓的声波,产生动听的颤音的效果。

丨云南民族博物馆展厅内展示的铜鼓图形

铜鼓乐的组合(编制)根据条件来定,最少二人(单鼓二人配合演奏),多则七八人,即公鼓母鼓共四人,大宽边锣一人,铓锣一人,牛角号一人,牛皮鼓一人。

整个铜鼓舞表演看似随意性很强却极富规律性,包含了很深的民族文化内涵,体现民风民俗。围圈起舞,表现了团结向上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人们庆祝胜利、欢庆成功的喜悦之情,以集体的自然喊声作为舞蹈节奏的交换,舞蹈的动作多以手的变化为主,脚步大部分以提、跳步为主。一招一式都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常用动作,这些无不体现了稻作文化和生活场面,每个动作都自然清新,没有一点矫揉造作,再现了壮族生产生活劳动习惯和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心愿。

全县境内的铜鼓舞表现各有不同之处。木媄铜鼓舞节奏平稳,伴奏(打击乐)流畅、舞蹈动作(套路)以基本动作步法为基础,变换内容靠双手模拟进行变化,即“共用步法变换手形”,表演中加“三孔巴乌”伴奏;里洒铜鼓舞伴奏(乐)激烈但动作缓慢,步伐移动较小,基本步法为每向前迈一步双腿曲伸两次,双手根据表现的内容进行变化。

过去大多数壮族村寨都有铜鼓,也都跳铜鼓舞。每年除夕午夜与新春初一凌晨之交取“头水”洗铜鼓,开启铜鼓,击铜鼓、跳铜鼓舞。目前,那洒镇贵马村的铜鼓舞按一年四季当中人们生产生活的全过程用动作形象表现出来,共十二套动作。

丨云南民族博物馆展厅内展示的铜鼓图形

现在壮族铜鼓主要用于重要活动中。一是节庆使用铜鼓,比如广南壮族重大节庆“三月三花街节”和“六月六”纪念侬智高都敲铜鼓跳舞。最普遍的是春节大年初一到十五有铜鼓之村日夜歌舞狂欢,无铜鼓之寨以牛皮鼓代替。二是娶亲生育使用铜鼓,者太乡米洛、者兔乡克业、珠琳镇阿哈——弄江等村每逢娶亲生儿育女都要击铜鼓跳舞庆贺。三是丧葬祭祀使用铜鼓,者兔乡里玉村若有人死则敲击铜鼓报丧,祭奠死者时仍击铜鼓以超度亡灵升入仙界。四是紧急传讯使用铜鼓,贵马、里玉等村若遇到突发紧急事件,如火灾、盗窃抢劫等紧急情况时敲击铜鼓以召集村民。不同的事件有不同的鼓点节奏,人们可根据鼓声行动,这无疑是古代战争军事信号的沿袭。

壮族铜鼓的收藏与启用因循世代传袭之俗。铜鼓虽全村共用但多为某家族拥有,一般由宗族里的长房子孙管理收藏,此俗现今犹有沿袭。

彝族铜鼓舞

任何艺术的产生都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彝族也是较早使用铜鼓的民族。广南县的彝族人口虽少,但支系复杂。调查发现有铜鼓和曾经使用过铜鼓并有铜鼓流传的有“孟”与“叟”两大支系,总人口万余人。

孟系主要分布在八宝镇和黑支果乡,铜鼓和铜鼓舞就流传在八宝镇的木媄、瓦标、里洒和黑支果乡的木嫉、吉赖、新发寨等村寨。叟支系分布在南屏镇的安王、那比、大牙扫、坝聋;董堡乡的老井、八柴、坝子、棕树弯、甲腊、甲幕;杨柳井的九艾、雨洒坝、木榔厅等村寨。

叟人因在战乱、饥荒等灾难中铜鼓频频被盗,进而埋藏者不敢轻易取用,久而久之藏鼓人(多为老者)去世、后人不知藏处而寻找不到等等诸多原因,使叟人铜鼓几乎全部失传,今尚有铜鼓舞遗迹但已少有传人。

丨广南县里洒村彝族铜鼓舞

广南彝族铜鼓的演奏比较复杂,可以说是一门艺术技巧。各村(各支系)的演奏方法(节奏组合)均各不相同。一人用两面鼓(瓦标舞仅用一面)、一支鼓槌、一根木条或竹片能演奏出带音高的十二条节奏组合,简称十二调,一般八拍为一调(一条组合),长的多达十六拍。

其奏法为公鼓悬离地面约5-10厘米,母鼓置地上(有的双鼓悬离地面同一高度),两鼓面相对,相距约20厘米,演奏者蹲或坐于鼓侧、面对两鼓间,根据各人习惯,一般公鼓位左,左手持木条或竹片敲击公鼓腰,右手持鼓槌在两鼓间来回敲击公母鼓面。所敲部位多在鼓面鼓心中有日芒处,有时要敲鼓心外鼓面半径的1/2处,使其发出不同的音高。双手密切配合,节奏变化极为丰富,切分、弱起等节奏型经常出现。拍子有一、二、三、四、六等多种类型。是一种较少见的打击乐演奏形式。

彝族铜鼓舞由于支系差异、舞蹈的风格特点有些不同:里洒铜鼓舞伴奏(乐)激烈但动作缓慢,步伐移动较小,基本步法为每向前迈一步双腿曲伸两次,双手根据表现的内容进行变化。此舞仅里洒村流传。

瓦标铜鼓舞伴奏多变而丰富,乐句较长,舞蹈动作幅度较大而复杂。每做一个动作踝、膝、腰、胯、肩、臂、肘等关节都要扭曲摆动。双腿带弹性地曲伸,双手上下比画。身、手、腿呈弧型运动,动作线条圆而柔,富于弹性。此类舞流传于广南瓦标、吉赖、新发寨、木媄、木良等村。

木媄铜鼓舞仅流传在木媄和大石坳两个村。

铜鼓舞的文化内涵

丨广南县贵马村壮族铜鼓舞

广南铜鼓不仅仅是文物、陈列品,而且是真正活着的乐器,是音乐的活化石。广南壮族、彝族铜鼓舞内容丰富,风格独特。通过简单的动作队形(圆圈)展示壮族稻耕文化的场景,再现彝族刀耕火种古老的生活画面。以不同风格的舞蹈特征,极其到位地体现了两个民族的民族特性,对进一步研究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和铜鼓文化有着极高的价值。

此外,铜鼓舞是古老古朴原生态生产生活场景的再现和反映。广南的铜鼓舞起源于壮、彝族原始的生产生活,整个铜鼓舞反映了一种农耕文化,一招一式都是从生产劳动中演变而来,承载着人们对幸福和美好愿望的追求。铜鼓的意象又被广南艺人还原到实际生活的歌舞场上,老的一辈总是唱起歌、跳起舞再加补充解释向下一代传授生产技能、天文历法、四时节令和道德规范。人们就是依靠这样的方式来维系一个民族的自身特征。

铜鼓,在壮族人民心目中被尊为神圣之物,是祭器,是神器,是万能的法器宝物。有了铜鼓可向天祈求风调雨顺,可保六畜兴旺、人寿年丰、村寨平安;可以驱鬼压邪,降妖除魔。铜鼓舞体现了先民们的自然崇拜,是壮族、彝族的一种原始崇拜,也因此,千百年来当地百姓对铜鼓敬重有加,铜鼓成为他们最珍爱的乐器,代代相传。

在广南壮族、彝族心中,铜鼓作为战器,作为乐器,成为了民族精神的象征。人们在以鼓为中心的娱乐活动中,通过对歌、跳舞、择偶,加强感情联结,显示出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这也是铜鼓文化承传至今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不可忽视的铜鼓舞的实用性社会文化功能。

选自《今日民族》2015年12期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音乐、舞蹈、教育,集审美与实用功能为一身的广南舞蹈,内涵丰富、寓意深远,虽源于生活,却远远高于生活。

蟾代表十二什么生肖3

十二生肖中,蛇排在第六位。

蛇类在中国的形象颇为复杂,既具神格,亦具妖格。蛇有特殊的原始地位,人类始祖伏羲与女娲是半人半蛇的形态。蛇亦被称为“小龙”,有时被视为是龙的化身,王充在《论衡》说:“龙或时似蛇,蛇或时似龙。”又说:“龙鳞有文,与蛇为神。”郑玄注《尚书大传》亦指:“蛇,龙之类也,或曰:龙无角者曰蛇。”《后汉书·襄楷传》有“夫龙能变化,蛇亦有神,皆不当死”之语,都表示古代的蛇亦有龙像,故此具备神格。

中国道教大神玄天上帝脚踩龟将、蛇将各一,四方神兽之一的“玄武”也就是龟蛇合一的形象;中国神话人物夸父身上有蛇为装饰,《山海经》中更常有上古传说人神或生物以蛇类为饰物的记载,在书中经常出现“珥蛇”、“操蛇”或“践蛇”的描述;中国一众神兽之中,亦有名为“螣蛇”的蛇神,又有能兴云布雨的黑蜧;西汉开国君主刘邦曾经“斩白蛇起义”,白蛇被指为“白帝子”;《晋书》记载晋朝开国名将杜预曾因酒醉而化成大蛇,因而被传说为大蛇转世(宋代时人鱼周询同样有类似传说)。

在晋代以前,蛇有时会被理解为吉祥的象征。《搜神记》记载春秋时代随国君主随侯(或作隋侯)曾因救治一蛇,而获灵蛇衔珠相赠,以作回报,“灵蛇珠”或“随侯珠”从此成为中国古代珍贵宝物的代表之一,与和氏璧齐名。西晋文人傅玄曾作《灵蛇铭》:“嘉兹灵蛇,断而能继。飞不须翼,行不假足。上腾霄雾,下游山岳。进此明珠,预身龙族。”铭中提及螣蛇形象、灵蛇赠珠之事,“行不假足”的特性,与及“断而能续”的技能,是一首将蛇的形象神化的文学作品。

民间百姓供奉的“五大仙”(又称“五大家”或“五显财神”)中,蛇仙被称为“柳仙”,形象介乎妖仙之间。道教文献《道法会元》里,有灵将名叫马元帅(即马灵官或马天君),又有副将马充,祂们都有着“紫庭追虫下瘵凝神化气轰天素练白蛇大元帅”、“都天卷祟白蛇大将”、“轰雷霹雳练素白蛇大将”、“上清正一火犀大仙南极灵官金睛馘魔威烈元帅”等仙衔,亦有所谓“召白蛇咒”、“白蛇符”等咒文,是道教中以白蛇为原型的著名神灵。

另一方面,蛇在中国的妖怪形象颇多,一些志异作品中蛇精修练得道的故事,出现频率仅次于狐狸精。中国著名民间传说《白蛇传》中所提及的白蛇与青蛇,是具备人格的蛇妖的著名代表。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中亦有很多以蛇为主题的妖怪故事,如〈豢蛇〉、〈青城妇〉、〈蛇人〉、〈斫蟒〉、〈海公子〉等篇。清代烟霞主人所写的小说《跻云楼》中有一首《铁鞭蛇赋》,更形象化地将妖蛇描述出来。

蛇自古就有着多种类型的负面或妖物形态,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天问》中,曾提及“一蛇吞象,厥大何如”,这典故其后发展成《山海经·海内南经》中著名的“巴蛇吞象”故事,而蛇亦被人赋予贪婪、食量惊人的印象。而同在《山海经》中,尚有许多以蛇为原型的妖怪,例如有长蛇、化蛇、枳首蛇、肥遗、相柳等。晋代郭璞有许多文学作品均有赋蛇,当中的《长蛇赞》、《巴蛇赞》、《蟒蛇赞》、《枳首蛇赞》等大都刻画形象较负面的怪蛇。

五行概念中,蛇属巳,有火相。二十八宿中有翼火蛇。在民间,俗称“五毒”的生物当中包括毒蛇(其余为蝎子、蟾蜍、蜈蚣和蜘蛛);民间武术的“五形拳”中有“蛇拳”。在广东语言文化里,蛇有着“懒惰”的表现,因此指人偷懒会称其“蛇王”;另外,在扑克牌游戏大老二中,五张数字顺连的牌型亦称为“蛇”或“一条蛇”。

中国古代军事学上,有所谓“一字长蛇阵”。《孙子兵法·九地篇》载:“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是一种首尾相顾的长线形战略阵式。《管子·兵法》篇中提到“九章”的概念,以不同的旗章提示军队不同的行军模式,当中“举蛇章,则行泽”表示蛇形旗章是行军于河泽之意。另外,唐朝常州刺史独孤及所著的《風后八阵图记》,记载所谓“八阵图”中的八阵,当中包括“蛇蟠阵”。小说《封神演义》及《薛家将》中提及所谓“十阵”,当中亦有“一字长蛇阵”。

汉族民间有“蛇脱皮”的说法,认为只要看见蛇脱皮,是不吉利的征兆。民谚说:“见到蛇脱皮,不死脱层皮。”尤其是在春季更为大忌。在青海地区,若家中发现蛇,最忌杀死。认为若杀死蛇,蛇就会采取报复行动,于家门不利。所以若在家中发现蛇,就将其捉入罐中或挑在长杆上,然后送到山谷中,并求其躲进山洞,别再回到人家中。

福建闽南一带由于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各类蛇繁衍生息。若在家中发现蛇,是不能打死的,人们认为蛇是祖先派来巡视平安的,进了谁家,就预示谁家居住平安。要是在路边发现几条蛇盘在一起,就要把自己身上的某一颗纽扣丢去表示忏悔,然后走开,当作没有看见。据说这是蛇交配,看到的人大逆不道。

阳历3月5日为惊蛰节,贵州一带民俗忌雷鸣声,否则当年会蛇虫成灾。民谚云:“惊蛰有雷鸣,虫蛇多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