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军代表什么生肖

“马儿”回家路走了百余年!“十二生肖”仍有五尊下落不明,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联军代表什么生肖1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圆明园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喷泉构件。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劫掠圆明园,马首铜像与其他11尊兽首铜像一同流失海外。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包括圆明园兽首在内的我国流失文物陆续现身海外,国际拍卖企业屡屡高价渔利,国人强烈愤慨谴责,文物回归面临重重障碍。

国宝“马首”的回家路,走了一百余年。11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为圆明园马首铜像揭幕,并为马首铜像捐赠者何鸿燊先生的代表何超琼女士颁发荣誉证书。马首铜像归藏圆明园,至此“十二生肖”中有七尊已顺利回家。

马首铜像在“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展出(李政葳/摄)

国宝“马首”的前世今生

圆明园马首铜像,为清代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中,南侧由内至外第四尊——午马喷泉的主要构件。

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依每日对应时辰顺序喷水,唯中天午时十二喷泉同时喷涌,景象蔚为壮观。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以西洋水力钟为原型,依水力驱动自动运行,设计精妙,是海晏堂建筑群的精华所在。

记者了解到,马首铜像为意大利人郎世宁设计,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理念与设计风格,清乾隆年间由宫廷匠师精工制作,以精炼红铜为材,色彩深沉厚重,以失蜡法一体铸造成型,神态栩栩如生,毛发分毫毕现,历百年风雨而不锈蚀,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是一件非凡的中国古代艺术品。

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惨遭劫掠并遭焚毁。圆明园马首铜像与其他11尊兽首铜像一同流失海外。

马首铜像(国家文物局提供)

回归!结束“百年漂泊”

2007年8月,国家文物局在获悉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准备拍卖圆明园马首铜像后,即向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圆明园马首铜像是中国近代被劫掠的珍贵文物,国家文物局不赞成公开拍卖,希望能以适当方式回归。

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对此表示理解,并开展了积极斡旋。2007年9月,港澳知名企业家、爱国人士何鸿燊先生斥资6910万港币购得圆明园马首铜像,并在港澳地区公开展示,希望借此带动更多人参与保护中国文物的工作,共同宣扬爱国爱民族意识。

2019年11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20周年,何鸿燊先生决定将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国家文物局。经双方协商一致,国家文物局接受捐赠后,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以更好弘扬、践行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的文物保护国际共识。圆明园马首铜像归藏国家、重回原属,为其百年回家之路画上完满句号。

何鸿燊先生与马首铜像(国家文物局提供)

仍有五尊兽首流落在外

捐赠仪式结束后,马首铜像与其他六尊兽首铜像聚首京城,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举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上展出,展览截至11月27日,社会公众可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一览风采。

多年来,在国家文物局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有包括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在内的六尊圆明园流失兽首铜像通过不同的方式回归祖国。其中,猪首铜像由何鸿燊先生于2003年出资购买后送归国家。目前,在“十二生肖”兽首中仍有五尊流落在外。

在展览现场的展品说明中这样写道:“它的回归启示我们: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方式,共促成了15万余件海外中国文物回归。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流失文物回归事业取得突破性发展,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政府向我返还文物,圆明园青铜虎鎣、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等珍贵文物回归,成果举世瞩目。”刘玉珠说。

马首铜像(国家文物局提供)

文物“回归”凝聚民族情怀

伯远帖、五牛图、龙门石窟石刻佛像、秦公墓地金饰片、皿方罍、圆明园青铜虎鎣、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在“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现场,每一件“回归”文物背后,都有一段曲折历程与精彩故事。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从香港抢救征集了大批珍贵钱币文物。比如,20世纪50年代,文化部文物局在获知寓居香港的收藏家陈仁涛有意出让珍藏多年的钱币文物后,立即动员力量开展抢救征集工作;1952年,这批珍贵钱币文物终于重返祖国,在新中国文物回归和钱币文物保护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另外,展览现场还陈列了香港收藏家叶义先生捐赠的犀角文物。叶义一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致力于文物收集保护与中国传统艺术研究,1984年阖然辞世,其亲属依嘱将其毕生珍藏的81件犀角文物,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在11月27日本次主题展览结束后,马首铜像将入藏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这也是第一尊回到圆明园原址的十二生肖兽首。刘玉珠表示,马首归藏圆明园,重续断裂的历史记忆与情感链条,必将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和支持我国的流失文物回归事业,激励海内外爱国同胞们倍加呵护祖国文化。

联军代表什么生肖2

按中国生肖学的说法,十二生肖的排序依次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是用12种人们喜欢的动物形象分别去代表某一个年份,并认为不同年份的人会和这种动物的属性相通。而这十二种生肖动物在品性上是互补的,比如生肖鼠精明,生肖牛勤劳,精明和勤劳是互补的;狗对主人忠实,而生肖猪的人对自己忠实,不让自己吃亏,这一对也是互补的。(图片来自东方IC)

这十二生肖构成十二年份的一个循环。我们强调不能把它单独分开,单独分开就割裂了十二生肖的内在联系,是没有意义的。生肖文化无所不在,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说,每一种生肖在社会资源的分配和获得上并不是一样的,这就造成了不平等。曾经圆明园里有12生肖的铜像,被八国联军掳了去,至今没有全部归还,说明那时候西方人对中国十二生肖的文化是排斥的。(图片来自东方IC)

生肖文化和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的理念及孔子说的“烩不厌精”实际上同源相通的,说明人在社会中活跃性的来源。不过,把十二生肖和人的运势联系在一起,不要说这本身就不是非常科学,而且每个生肖对这种生肖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他本人喜欢的,与他本人贴切、协调。人们默许某一生肖,往往也只是求一个吉利,并不是要剥夺他的选择权,或决定谁的命运。过犹不及就不好了。(图片来自东方IC)

中国人崇拜的生肖是龙,龙居十二生肖之第五。龙这种动物在现实生活当中并不存在,具有很高的虚拟性。据说龙是由四种动物合成的,所以他代表个体的人或群体的思想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也可以说,龙的生肖形象汇聚了我大汉民族的想象力,我们需要靠他来凝聚这个民族。(图片来自东方IC)

问题也就出现在这里,没有任何一种生肖的人能够仅仅靠虚拟的想象来生存和生活,所以龙这个生肖对任何个人都不太适合。它代表了一种依靠想像和思维而得到的能力,腾云驾雾、一飞冲天,还有力量战胜那些邪恶的势力。这寓意本身是好的。但是,谁保证每一个生肖龙的人或群体都有时间精力去实践虚构、想象吗?!(图片来自东方IC)

运势好的生肖,往往在人的面前大有光彩、人人追捧。运势不好的生肖,就只有躲在角落里,自己想办法消灾避祸。可是谁决定你这个生肖人的运势呢?——就是那些俗称算命先生的人,他们决定你这个生肖的命运水平,这其中包含了迷信和生肖不平等的因素。如果我是算命先生,如果我家里有什么生肖的人,或者谁给我钱多,我肯定说这生肖好、帮你消灾免祸,别的我就不奉承。这适合不?(图片来自东方IC)

以往我们说西方的学术观念进入中国比较困难,就是因为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是以生肖文化为核心的,国人认为十二生肖的运势对个人和社会产生重大作用,而西方人奉行人人平等的权利观念。如果我们换一个意思,说十二生肖是平等的,那么它就和法律观念上人人权利平等的意思是相同的,这一来中西文化就不存在冲突了。(图片来自东方IC)

如果把国家和民族的运势与十二生肖的运势联系在一起,其结果一方面可能造成过度依赖和摊派,另一方面是促成不择手段的权力运作,或者过度崇拜。这是极不科学的。同时,这也可能给另一些生肖的人带来压力和负面、不良的影响,也就是说:有人甩锅必有人顶锅。不管咋说,还是祝四海之内的兄弟朋友们合家欢乐、猪年大发、吉祥如意!(图片来自东方IC)

十二生肖的民间形象是非常丰富的,包括插图、剪纸、说书、人物评传、邮票、年画,还有做成的各种生肖塑像、饰品、吉祥物,都是讨人喜欢的。作为民俗文化,人们对十二生肖喜见乐闻;但是,如果把它意识形态化,把生肖变成国家生肖、人生运势、国家大事,这一挂钩味道就突然变了。这一点大家还是要审慎、注意的。谢谢大家!(图片来自东方IC)

联军代表什么生肖3

来源:中国新闻网

综合报道,日前,从康熙“御用碗”以1.9亿的成交价亮相香港,到疑似圆明园流失文物青铜器虎鎣(yíng)现身英国伦敦,文物界的动向牵动国人心。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遗落海外的中国文物回流刮起一股风潮,部分文物堪称“国宝”级别。流落海外的文物,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世?它们又承载了怎样的历史故事?

【斥哉!中方谴责英拍卖行炒作战争劫掠文物】

据此前媒体消息,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将于当地时间4月11日,拍卖罕见的西周“青铜虎鎣”,这是一件疑似圆明园的流失文物。该拍卖行称,此次被拍卖的“虎鎣”历史可追溯至3000年前,估价约在12万镑至20万英镑之间(约合人民币110万至180万)。

“虎鎣”到底是什么?有说法称,“虎鎣”是一种盛水的器物,且器型比较特别,三个腿柱一般为圆锥体,而这件为圆柱体腿柱。它一般是与“盘”类青铜器形成“组合套装”。但也有说法认为,“鎣”实际上是备火长颈瓶,可能是一种油壶。因此,“鎣”的本来面目还有待研究。

对于上述拍卖,中国国家文物局发表声明,称多渠道与坎特伯雷拍卖行沟通,要求其遵守国际公约精神与职业道德准则,尊重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与民族情感,终止相关拍卖和宣传活动。

4月9日,坎特伯雷拍卖行明确表示,拒绝撤拍上述文物。

国家文物局指出,强烈反对并谴责该拍卖行不顾中方严正抗议,执意拍卖疑似非法流失文物,并以战争劫掠文物为名进行商业炒作的行为。国家文物局不赞成境内机构和个人参与上述文物的竞拍活动,并呼吁国际友好人士本着人文主义精神,共同抵制疑似非法流失文物拍卖。

【痛哉!逾1000万件国宝流失海外】

“虎鎣”再次将大众视线转到文物流失与回流的话题上。每件文物背后都有故事,在经历“生死离别”后,有些依旧流落海外,有些则能回归“故里”。回望悠悠岁月,它们身上雕刻的不仅是艺术纹理,更是历史的沉重烙印。

上述“虎鎣”之前的拥有者——英国海军上校哈利·刘易斯·埃文斯,在和家人的信件中,曾详述了他参与洗劫圆明园获得青铜器等珍贵文物的过程,这些信函与文物一起被发现。

目前虽无法断定该物确为圆明园流出,但回首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时,其洗劫的文物远不止“虎鎣”。当年大量珍贵文物被劫、被毁。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1840年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海外。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了164万件中国文物。

金龙纽“皇后之宝”,是1922年溥仪和婉容结婚时按照清代制度制造的。(中新社记者 谭达明 摄)

【哀哉!清末文物流失严重 溥仪:不知怎么办】

过去,因外界的劫掠造成大量中国文物损失,但中国人自己造成的流失也不在少数。末代皇帝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就详细记述了清朝宝物的璀璨以及文物流失的严重情况。“明清两代数百年来帝王收集的宝物,除了先后两次被外国士兵拿走的以外,其余大都留在宫中。这些都没有清点,就算有记录也没人检查,所以有没有不见、有多少遗失也没人知道。”

“现在想来,这宛如一场大掠夺。参加掠夺的,上下交相贼。换言之,大概有机会偷的,没有不去偷,简直是天不怕地不怕。”

偷的方法千百种。太监趁夜摸黑踹开保存文物的仓储大门,撬开门锁,拿走宝物。大臣、官员们也巧立名目借出宝物,伪装合法地把文物带出,却从此有去无回。溥仪知晓这些事,但不知怎么办,只是回想:“我只想着其他人正在偷走我的财产。”

清朝末年,紫禁城所在地成为中国艺术品流出的主要渠道;辛亥革命后,上海也加入文物买卖市场行列。当时的上海商人因将文物高价卖给欧美人士尝到甜头。欧美人士回到母国,再以更高价转卖致富。

陕西渭南博物馆展出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中的四枚兽首“牛首、虎首、猴首、猪首”。(中新社记者 张一辰 摄)

【幸哉!国人掀国宝回流潮 海外华人他乡遇故知】

“国宝”的流失,成为中国人心中深深的痛。从90年代后期开始,一系列流失文物陆续回到中国,支持这股“回流潮”的,正是不断增强的中国经济实力。对于旅居海外的华人而言,在国外博物馆里看到中国文物的经历,称得上是一次尴尬而又痛惜的“他乡遇故知”。近年来,中国有哪些绝世珍宝失而复得、重归故土?

“十二生肖兽首”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的牛首、虎首、猴首、猪首一起现身湖北宜昌。(中新社记者 王康明 摄)

这些用青铜制作的十二生肖兽首,是圆明园中珍贵的宝物。它们诞生于乾隆盛世,造型兼具了中西方的艺术特点。时光倒退158年,北京圆明园的海晏堂前坐落着一个造型别致的扇形喷水台。十二生肖的兽首人身像摆放在石台两侧,每隔两小时,代表这个时辰的生肖像便会从口中喷出水来,设计精巧。乾隆皇帝对这个十二生肖的水力钟非常喜爱,据说有时还会专程到圆明园,欣赏正午时分兽首一起喷水的画面。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自此流失。

2009年2月,一境外机构举行鼠首、兔首的拍卖,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最终,两件兽首被法国皮诺家族购得,并以其家族名义归还中国。目前十二生肖兽首共有七尊回国,分别为鼠、兔、猴、虎、马、猪、牛,龙首保存完好但短期内不会现身,而其他的兽首从离开圆明园至今,未发现任何照片资料和文献记载。

《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资料图)

还记得2015年故宫博物院的《石渠宝笈》特展吗?如果说《清明上河图》是武英殿的明星,那么《洛神赋图》则是延禧宫当之无愧的领衔者。

《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它将“曹植与洛水之神相会、相知、相爱,却因人神之恋无望而依依惜别”的凄美爱情故事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幅画的原作遗失,现存于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皿方罍”

“方罍之王”皿方罍的器身与器盖合二为一。(中新社发 陈飞 摄)

这座全身漆黑发亮的青铜器名叫“皿方罍(音同‘雷’)”,是中国古代的一件盛酒器。它的身上雕刻着各式花纹,整器雄浑庄重。罍诞生于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绝迹于战国时期,在历史上流行时间较短。在皿方罍诞生之时,世界上很多地方仍处于原始文明,它的存在见证了中国灿烂古文明。

1919年,皿方罍出土于湖南桃源一个小山村中,随后器身被文物商购买流失海外。2014年,皿方罍出现在纽约佳士得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上。为了帮助国宝回家,湖南省博物馆致信佳士得商议洽购事宜。国内拍行和买家也表示支持,呼吁华人个人藏家放弃购买。最终湖南博物馆成功购得器身,自此,这件分离了近一个世纪的青铜重器,终于“身首合一,完罍归湘”。 (吴合琴、赵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