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兕出于柙代表什么生肖

"犀兕虎熊"中的兕是什么猛兽?今天的兕在哪里?,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上弦月A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虎兕出于柙代表什么生肖1

古籍关于兕的记载很多,最有名要数论语"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猛兽出笼,龟玉尽毁。虎兕并称,可见兕也是个狠角色。

早期典籍山海经、吕氏春秋、尔雅、左传、晋书、说文解字等,多有兕的记载。兕出山海经,但不同于其他神物,兕真实存在过。

古人对犀牛概念很清楚,兕又是个什么鬼,"犀兕"又作何解?自古语焉不详。据古籍载,兕或为大型奇蹄目动物,通常认为,兕就是犀牛或雌犀,又有水牛说。

兕和犀牛、水牛并非同一物

①古说见端倪:

"犀兕虎熊"、"犀兕熊罴"之说常见于古籍。我们说"豺狼虎豹",不说"豺狼虎大虫",因为大虫就是虎。兕犀既并称,可见不是同一物,但可能像豺狼一样为同科野兽。

犀甲七属,兕甲六属……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丨周礼·考工记

意思说,兕皮甲要比犀皮甲质量好的多。很明显,兕和犀根本不是一种大牛牛。

②造字有玄机:

兕,字头为"凹",可推这种动物头部或有显著凹形特征,从正面看,或如"兕"形。

我们常说的犀牛,生一大一小双角,最显著标志是前端大角,粗长坚实,突兀而威风。

如果兕就是犀牛,兕字头为"凸"更合理,为什么却是个"凹"字呢?不按套路造字嘛。

假如这玩意叫兕?"兕"的字头不该是"凸"吗?

③无证据证明兕就是犀:

无籍可证兕为犀之别称,也没有典籍记录兕生双角,至少在晋代以前无籍可查。

晋以前很多兕的客观记载,之后文学踏上巅峰之路,感性文化兴起,兕多以文化、文学形象出现,而非客观生物志、地理志。唐宋好演义,多以讹传讹,宋朝能把九尾狐传到日本。

犀之雌者是兕丨唐·本草

兕是犀之雌者丨宋·游宦纪闻旧闻证误

唐宋"兕为雌犀"之说不可信,此说概源于文学矫情,有些想当然。古有"犀兕熊罴"之说。

熊为雄,罴为雌(熊)。假如,犀为雄,兕为雌(犀),如此,熊罴(pí)对犀兕(sì),高端完美!"兕为雌犀"当是唐宋文人假借熊罴之说。

兕,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④那么兕是水牛?

此说见于今人研究,理由是"兕"字甲骨文和骨刻文,其头部像牛。I have a question。

牛在商朝已是祭祀活动之首选,说明至少在4000年前,古人对牛已非常熟悉。水牛和黄牛肤色不同,模样相似,配件并无差别,古人一看就知都是牛。先秦两汉到魏晋那么多学者,就这点事难道都看不出来,甚至说兕生独角?古人一直说"兕像牛,没说兕是牛。"

若兕为水牛,古人造字为什么不是"牛"加"青(古载兕为青色),何必搞个奇怪的"兕"?古人又不是没干过,牡牲犊牦犄牯……

《尔雅》说"犀,似豕(猪)。"犀牛也是猪?牛头和猪头本来就很像,都是凸嘴大头。

非洲双角犀牛

兕和犀丨古籍记载

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丨山海经·海内南经

说湘水之南、帝舜墓冢之东,生活着兕这种独角猛兽,形象如牛,青黑或深色之貌。这里提及帝舜墓冢,或暗示兕此物非同寻常。

兕的关键词: 牛状,独角,身青黑。

犀,似豕。兕,似牛丨尔雅

晋训诂学家郭璞注: 犀似牛,猪头,二角,大腹,卑脚三蹄,色黑……兕一角,色青,重三千斤。又说:兕如野牛,皮坚厚,可为甲。

西汉铜犀牛,双角,同今天的犀牛几无区别。可见古人对犀牛的概念是非常清晰和客观的。

很明显,古代对犀牛的概念非常清晰。西汉出土铜犀牛和今天的犀牛并无二样。那么,汉代之前认为犀兕非同物,当是可信。

另有说"犀为河马(像猪说),兕为犀牛",如何解释西汉铜犀?犀和猪均凸嘴长鼻,本有相似处,或许古人是形容兕体型更大。

很明显,兕是兕,犀是犀,可能同属大型奇蹄目,但不同种。犀牛是真物,兕呢?

此物和双角犀牛就有区别了,独角,身披铠甲貌。

兕曾是华夏真实存在的动物

兕出山海经,但真实存在,不全同于其他神兽。传统文化里,兕拥有自然兽和吉祥兽双重形象,一因远古敬畏,二因取兕为甲。

扬州广陵郡,大都督府……土贡:金、银、铜器、青铜镜、绵、蕃客袍锦……水兕甲……丨新唐书·志·卷三十一

大唐时,水兕甲还作为土贡,可见兕是真实存在的。唐志文献可不敢捏造,《新唐书》,24史之一,纪传体,我国正史体裁史书。

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丨左传

《左传·宣公二年》透露两个信息: ①印证了《周礼》"兕甲"和《新唐书》"水兕甲";②说明了犀兕均为牛貌动物,皮均可为甲,只是在唐朝时兕已经很稀罕了。

印度犀,独角,铠甲既视感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丨诗经·卷耳

远在诗经时代,兕角已常用来制作或装饰酒器、礼器(兕觥和兕爵)。此物很有排面,威仪和祈福文化加持,本身也反应了兕的文化地位,不是小编和各位用得起的。

据科研,犀牛在上古华夏广有分布,数量从战国开始大幅度减少,这跟犀甲有关。唐宋时犀牛自东向西、从北向南加速消失。晚清时,华夏犀牛群最后在云南灭绝。兕,皮甲质量比犀牛更好,玩完的更快……

今天的"兕"在哪?

犀牛已经在中国消失了,但印度等邻国还有……兕在华夏消失了,其他国家还有吗?

按图索兕: 据考证,兕形如牛,色深,生独角,比犀牛有着更明显的铠甲既视感。

常说的犀牛生双角,皮糙肉厚如大象,但身无明显铠甲感。犀科也有"一角犀": 印度犀和爪哇犀。二者很像(印度犀更大),均生一角,其角较双角犀小;肩腰等处有明显褶皱,状如铠甲或鳞片。这两点明显别于双角犀。

印度犀个头很大,现为易危动物,但历史上曾广为分布,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缅甸、孟加拉国、不丹,其中也包括中国。而中国最后一头爪哇犀消失在100年前的云南。

兕是不是很像上述独角犀?参照下图。

这个视角,独角短而不明显,左右双耳、大宽脸,头部像不像"凹"型?头部+双脚像不像"兕"字?

小编陈词

据科考,华夏大地曾生活三种犀牛:

①双角犀(苏门答腊犀),均重约1200斤,犀牛家族体型最矬、体毛最多的犀牛。

②小独角犀(爪哇犀),均重3000斤,皮厚重,肩腰处有明显褶皱,身有铠甲状物。

③大独角犀(印度犀),体重3000斤起步,皮厚重,肩腰处有明显褶皱,身有铠甲状物。

古中国生活过的苏门答腊犀,个头较小,双角,皮肤厚度和褶皱缺少兕的沉重感。

再回看郭璞注解尔雅:

犀如猪,二角;兕如牛,一角,重三千斤,强调了兕皮坚厚,可为甲。犀兕均大腹,色深。

1200斤的双角犀,3000多斤独角兕,其差距如猪牛之间(忽略古今度量差,意在强调兕体型更大);兕独角,身着铠甲状厚皮。以上区别普遍存在,古人当然认为兕犀不是一个物种,否则古人也难分得清豺和狼。

古人说的兕,很可能就是今天的独角犀。只是古代战乱不断,取皮为甲,兕成了牺牲品,兕兕和犀犀越来越少,最终消失在华夏。

和犀牛比,兕都是独角、铠甲貌、更巨大,古人自然认为犀兕不同物。兕当是今印度犀和爪哇犀。

犀,是古中国对双角犀的称呼,☞苏门答腊犀(三者体型最小)。

兕,当是古中国对独角犀的统称,☞爪哇犀(体型较大),或印度犀(体型最大)。兕体型更大、更有铠甲感,在古人眼里地位更尊。

另外,所有犀科中只有印度犀会游泳,唐朝的"水兕甲",水兕是不是指印度犀呢?

各位认为兕是什么动物?犀牛?河马?大牛?3000万年前的雷兽重现?还是大头鱼呢?

虎兕出于柙代表什么生肖2

当然是因为他——帅啊

提起和珅,大部分人脑袋里蹦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天天和纪晓岚拌嘴,萌中带着小狡猾的胖胖的形象。

但就像包拯并不脸黑,周瑜并没被气死,狄仁杰身边没有李元芳一样,真实的和珅,也并不走软萌可爱路线,反而小鲜肉出道,更是靠着颜值拿下了乾隆。

和珅本出生不错,老爹是高官,自己怎么说也是个高干子弟,结果还没来得急享受,命运就在他三岁的时候,来了个急刹车。

虽然生活让人失望,但和珅并没让人失望,不仅聪明,还承袭了比你聪明的人,往往还比你努力的优良传统,开始沉迷学习。

就这样经过过年不断的努力,考上私人贵族学校,十八岁迎娶白富美,十九岁进入政府工作,然后,成功当上专业抓蜻蜓粘杆处侍卫。

粘杆处:表面专事粘蝉捉蜻蜒、钓鱼的服务组织,实则四处刺探情报,为皇帝铲除异己

不过机会总是留给颜值高的人,一次乾隆出行,大臣奏本说地方仓库被盗了,乾隆气的说了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意思就是,我想怪谁我不明说,我就要装X让你猜,你们来说说该怪谁,这时候,隔壁抓蜻蜓的和珅接了一句:“回万岁,言在柙而逸,在椟而毁,典守者不得辞其过。”

这一回答意思其实就是,看管仓库的人一定有责任,看起来仿佛是废话。

但是,偏偏戳中了傲娇乾隆的内心,再转身一看还长得这么帅,甚至酷似自己一个已逝的妃子,于是便挑进自己的仪仗队当侍从,从此和珅便开启了开挂的旅程。

自从当上仪仗队男模侍从之后,乾隆对他好感直线飙升,天天看到一个帅哥在身边,心情能不好吗,于是,先是叫和珅管理布库,挖掘出了和珅的理财能力,之后他的仕途发展便一发不可收拾。

但常在职场浪,哪能不湿鞋,最开始的和珅虽然升职快,但都是靠自己的本事,是清廉为官的职场清流,有人送礼给他求升职,他帮忙却都不收礼,甚至还去审贪污受贿案件,给乾隆留下了清廉的印象。

在审查完贪污受贿案件后,和珅开始被钱糊了眼,贪污案查出的财产大部分被和珅私吞,再加上乾隆的奖励,年纪轻轻的和珅,就已经感受到了当富人的感觉,那是一种,根本停不下来的感觉。

和珅虽说沉迷贪污,但还是非常清醒的,他懂得自己要贪得爽,首先得要把乾隆哄得开心,只要乾隆开心了,对自己的贪污行为,也就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怎么样才能让乾隆开心呢?首先乾隆是个什么样的人,收藏专家、盖章狂魔、旅游博主,要达成以上成就最需要什么,当然是钱了。

而和珅是什么人?理财大师啊,不仅把国家财政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把乾隆的私房钱也给填得满满的。

等到了老年,乾隆本人越来越飘,自诩“十全老人”,什么忠告劝诫通通靠边去,他就是喜欢听好听的,而和珅在拍马屁这件事上,更是拍出了真情实感,连妃子都换了几代,而和珅却始终立于不倒之位。

乾隆是出了名的孝子,所以和珅也懂得从皇太后入手,夸人送礼投其所好一套标准化服务,先拍马屁为强,甚至在皇太后去世的时候,别人顶多也就,说几句安慰流几滴眼泪表示表示,和珅则不同,他时刻陪在乾隆身边,茶不思饭不想得痛哭流涕好几天。

而且和珅精通四种语言,身为行走的翻译官,成功帮乾隆解决了很多烦恼,为人还机灵能干,乾隆第一次办千叟宴的时候,让大家等到饭菜都凉了人还没出现。

第二次和珅主力操办,改革旧式小火锅,发明改造成大火锅,中间加上了烟囱排气,底下打了个洞放木炭,不管乾隆墨迹多久,大家都能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也成了现代火锅的雏形。

所以,和珅贪污这么多,乾隆为什么不处置他,你知道了吗?

朕说:年轻人的趣味阅读。朕赐你一个大招,让你有姿势地涨知识。

虎兕出于柙代表什么生肖3

壬寅虎年,送大家点什么呢?我想起24年前,刚到报社工作时写的第一篇文章。那是1998年初,我还在实习期,并没有固定的版面。恰逢戊寅虎年,报社照例会采写一些关于虎的文章,于是我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将与虎有关的成语连缀起来,写出一篇“虎说”。领导几乎没有怎么修改就签发了,那是我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报纸上。

24年光阴荏苒,迎来壬寅虎年。我奉上这篇有52个虎字的“虎说”,祝您虎年吉祥!

虎说

要说虎,不得不提到龙,因为他们像一对孪生兄弟,拆也拆不散。不是龙腾虎跃,就是生龙活虎,要么就藏龙卧虎,有时弄点小摩擦还要龙争虎斗一下。幸亏我们有降龙伏虎的本领,任你虎踞龙蟠,也无所畏惧。

说起虎,不由让人联想起高大、威武的形象,难怪人们称勇猛的将军为“虎将”。三国时诸葛亮手下就有“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他们的故事脍炙人口,耳熟能详。虎将的后代又称为"将门虎子”,一个个虎背熊腰,跟着父亲、兄长打虎上山,应了那句古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虎是严肃的,有谁见他笑过呢?!所以就有了虎着脸,就有了虎视眈眈。严肃不等于野蛮,要不怎么说“虎毒不食子”呢。虎眼是指大而有神的眼,有人形容像两只铜铃。虎口是血盆大口,不过也指拇指与食指之间的部分。虎皮是色彩斑斓,极其珍贵的。所以与虎谋皮必定不能“虎口余生”。

虎是正义的化身,常见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孩,穿虎鞋,戴虎帽,虎虎有生气。据说有虎在侧,可以避邪,防止毒虫侵身。然而虎的形象并不总管用。当猛虎下山之后,便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

虎是孤独而高傲的,一向独来独往。因此也就有了一山容不得二虎,而二虎相争又必有一伤。虎是山中之王,也有落魄的时候,虎落平川被犬欺,好汉难敌四手,猛虎架不住群狼。当虎向狼屈服之后,就有了虎狼之心,这是最可怕的。

无论做人还是办事,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能虎头蛇尾。

进入壬寅虎年,祝愿大家交朋友要找诚实肯干的,那样必如虎添翼;同时还要提防狐假虎威的小人,因为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希望多抓一些大老虎,否则稍一马虎,就有可能虎兕出于柙。